#上市公司老板给股东们的信
#假设我是上市公司老板之换位思考
#Share给你老板看
马来西亚股市有一群创业者,经过几代的努力以及奋斗,成立无数优质的上市公司。他们大约持有马股20- 30%的股份,他们就是上市公司老板,大股东(持有公司股份超过5%)以及管理层,人数大约有几千人。
马来西亚上市公司大约950家上下,笔者这5年在不同的AGM,股东大会也见了30 – 40位不同的上市企业家。从他们的回答股东们的答案以及谈吐,大致也知道他们的作风以及风格。
就算没有见过真人,一家公司的年报以及季度报告也透入了许多的信息。尤其是现金流表以及Balance Sheet,从公司的扩张计划/派息习惯以及业绩,也可以知道管理层的Pattern。
因此今天Harry不是以小股东的角度写这封信,而是假设自己是上市公司的老板,以他们的视角以及思维来细数他们的酸,甜,苦,辣及上市公司老板心声
股价起了,我能卖吗?就算能卖,还要被散户骂。
有些散户会说,老板一定是有炒股,用别人的名字炒股票。我相信还是有很多真正在做生意,回馈股东的良心老板。
根据BURSA的条例,管理层,老板,或者是大股东买卖股票都必须报备,保持高透明度。因老板在低价买进自己的股票,投资者就会老板认为股价便宜,是好现象。
举个例子,前阵子KOSSAN家族卖了一些股份,网友就说老板跑路。笔者还记得去年股东大会,老板说过我比谁更加在乎这家公司。因为花的CAPEX有超过一半是我的钱,我怎么会让公司不好呢。
去年公司股价低迷,管理层不断买进到12月17号,最高的时候持股%高达51.37%。之前趁低买进的时候称赞的人不多,因为不在趋势。今年股价不断突破历史新高,卖一点来享福也不为过的。
难道只准散户低买高卖,老板不可以吗?
股东们,扩张了,在痛苦的时候,你们离我远去
上市公司成长到顶峰,一定必须扩张。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,也是股东们希望看到的。
过去5年,不扩张的公司吃老本。扩张的有一半不理想,成功的机率也不到一半,因此风险是存在的。
因此有位企业家说过,股东们要我扩张,我们做了。但是扩张的阵痛,以及额外的开销导致公司短期1 – 2年的退步/亏损,却只能由管理层自己承担。盈利退步,一部分投资者肯定是跑路,股价自然节节败退。
还坚持持有的股东,就会一直
一直问,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业绩进步,什么时候才会派发股息,什么时候会破新高?
股东们的问题,可以很可怕,大家听听看。
笔者是投资者,出席了几十家公司的股东大会,见过各种各样的问题,有些会问道管理层哭笑不得。需要很高的EQ以及能力,才能满足大部分股东的提问
印象最深刻的是SUPERLN在2016年的股东大会,全场50多位股东出席。接近20人问问题,管理层也足足回答了一个小时多,不容易啊。
股东常问的问题如下:
做么股价没有起?
做么赚钱不派股息?
做么同行赚那么多,你们赚那么少?
为什么扩张那么久了,业绩没有进步?
为什么大股东在外面买别的上市公司的股份,不买自己家的?
做么大客户会转单去别的公司,你们是不是做不好。
做么今年做得比去年差?
为什么某某季度突然亏损?
做么老板卖了自己1%的持股?
做么原料跌,你们的盈利没有进步?
还有一种搞笑的情况:
盈利进步,问明年会进步多少
成本控制好Margin提升,问明年可以更好吗?
盈利历史新高,问明年可以继续吗
派了股息,问可以派更多吗
扩张成功后,问你下一轮的扩张进行了吗?
公司太有钱也不容易
马来西亚少数公司现金太多,偶尔会被剔除Shariah,结果被Islamic基金卖掉。例子:MPI,HLIND以及PENTA
老板说,公司钱多我错了吗?
有钱不扩张,叫做保守。
有钱不派息,叫做吝啬。
有钱放FD,叫未雨绸缪。
这一轮MCO,让笔者看到有钱在手的上市的优势。别人担心现金流,我稳坐钓鱼台。别人要倒闭,我去收购别人。别人要做right issue跟股东讨钱,我继续回馈钱给股东。
投资初期,看到Cash Rich的公司都希望他们可以冲冲冲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笔者对生意也有了不同的看法以及见解。
一家上市企业的掌舵人,不只是要会前进打拼,也要确保自己的后方不会着火。因为一家企业到了一定的阶段,想得不只是眼前,还有就是放眼永续经营。